快眼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快眼看书 > 却顾所来径 > 第27章 望海潮(10)

第27章 望海潮(10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李良玉,为什么会在这?

事情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成这个样子?

还得将时间倒退回,山门初试的那一天早上。

是时,登仙梯下面站满了人,不够平均身高的李良玉,是人群中毫不起眼的一个,就算数人头也数不到她身上。

而太华剑派的弟子,站立在台阶右侧,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人当值。却不是为了防止有人偷奸耍滑。

而是参加山门初试的弟子,多来自于普通人家,想要往上爬的决心更为坚毅,有时候就算折断了腿,吐了血,要伸出一只手往上攀爬。

这种情况实在没有必要。

因为这种地址收到太华剑派,就算有用,也需要在治伤方面给他花费一些时日,还要担心他行事过于极端,以致修炼走火入魔。

故而提倡,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。

其他所说的规则,竟和那先前在登仙梯下的说书老人,所讲的别无二致。

却须知,想要突破自身,跨越阶级的人,必须有一份狠意,要么对别人,要么对自己。

他们高高在上的一声令下,登梯开始了。

小半戳的人冲在了最前头,好像是要争抢个彩头似的,如狼似虎地往前扑去。

这些人静观不动的心,是没有的。凭借着一股莽劲,走了大约十几个阶梯,就在无形的重压之下,累成了一滩软泥。

便只剩下眼中那份怨恨和不甘。

反观在他们身后的人,先探查了一下形势,随后在不急不缓地出发,步履悠闲,从容不迫。

很快就超过了,这些一开始冲在最前头的人。

但他们从容自在的表象,也维持不了多久,迈过了三四十台阶,力气有所不逮,就算全凭一股清醒理智往前走,也觉得头晕眼花,耳鸣心乱,行走速度越来越慢,便逐渐败下阵来。

当然这个时候依然有人强行要走。

脚走不动的时候,就用手爬,手爬不动的时候,全身便只剩下一双眼睛在用力。

他们活脱脱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殉道者,殉自己的道,葬自己的身。

太华剑派的弟子,最怕就是看到这种人了,连忙把他扶起来。

看了一眼他的考牌,称呼他道。

“吕思衍师弟,你已经爬了五十一个台阶了,可以通过了,不用再勉强自己,还是多为后面的考试留一留力气吧。”

抱着“”不成功、便成仁”想法的吕思衍,这会才松下脑子中紧绷的弦,眼睛一翻,晕了过去。

他自然不会知道。

他费尽千辛万苦爬过的阶梯,有些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走上去了。

青年男女们像是一群冉冉初升的太阳,往下看的时候,便会照见那些垂垂老矣,不能动弹,沦为枯枝败叶的人们。

陆施琅爬到七十阶的时候,就有一些喘气了,她听刚才的师兄师姐说爬到五十,就可以了。便不再勉强自己,从台阶上退了下来。

至于走在她前面的是少男少女。

她也只是钦羡地看了一眼,想着他们是极有实力的人。并不多做留恋。

只是往下看的时候,刚巧看见她之前在街上认识的一个朋友,李良玉。

她站在台阶起始位置,似乎还没有出发。

陆施琅想举起手,跟她高声打个招呼,但太华剑派的师兄师姐说,完成本次考试的人不能在此逗留,她便只好跟着他们走了。

站在台阶最下面的李良玉,在想些什么呢?要不是她的目光,紧紧地锁定登仙梯,太华剑派的弟子,还会以为她只是来观览,而非来参试的。

可是竟然来参加山门初试,又为何一动不动呢?

她那种紧张到了极致,惶恐到了极致的神情,并不像是表演出来的。

可她一层台阶都还没有踏过呢。

就算是普通人,也能走上几个台阶。

似乎除了她不想走之外这个结论以外,并没有别的解释了。

太华剑派的弟子便收回了自己的好奇心,不再留意登仙梯下那个奇怪的孩子。

李良玉在想些什么呢?

她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,她跋山涉水,不远万里,从宋国的即墨来到这里。对于一个原本身份是渔村女孩的她来说,这已经是想也不敢想的殊荣和好运了。

现在改变命运的机遇,就摆在她的面前,只等待着她踏出第一步。

可是她还是没有动。

她在想些什么呢?如果能透过她仓皇恐惧的眼眸,又能看到她内心的哪些挣扎呢?

原来是当她站到登仙梯下。

想要迈步的那一瞬间。

来到仙缘镇当晚,所做的那个梦的记忆,全部如翻江倒海向她袭来。

那真是抬头抬眼的一瞬间。

所产生的即视感。

在梦里,她见过这个场景了。

没有太华剑派的弟子,没有其他参加山门初试的人。就只有光秃秃的石头和这一排,不知要延伸至何处的天梯。

只有她,和站在台阶上方的良玉。

她们两个女孩像是玩游戏一样,一个在上一个在下。良玉笑着回头,向她招招手。似乎在跟她说快来。

李良玉也点点头,便要快步往前走去。

这一刻她也忘了自己好友离世的事实。

可下一刻风经过,吹动这杳无人烟的寂静。

站在台阶上方的良玉,笑容忽然一滞。她像是一座雕像一样,全身粉碎,然后变成了白色骇人的骷髅,从最高处,伴随着撞击声,一圈又一圈地翻转,最后滚落在她的脚边。

她的呼吸一窒,心跳似乎也停了片刻。

终于想起自己好友离世的事实。

不只是她,还有自己村里面的人,道士哥哥……

她蹲下身,很确定那一具白色的骷髅,就是自己的好朋友良玉。

她也清楚现在所见的一切东西,皆为虚幻。她在梦里,可她就是无法醒过来,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心碎和绝望。

在她低头落泪的那一瞬间。

有一只温柔的手,抚上了她的头顶。

她抬头。

不是她爹,也不是道士哥哥许怀清。

而是那个一脸病容的宋国皇帝,他对她笑着,至少是表面上的慈爱着。

下一秒便用他枯瘦的手指,将自己的头拧了下来。

她还没有感受苦痛,没有感受震惊。

身体的另外一股意识,恐慌到了极点之下,就开始逃跑。不是她的身体。

她的脑袋还抓在宋端帝手中。

他带着、手上从来没有沾染过鲜血的平静表情,问她:

“你为什么想要修道?是因为想向我复仇吗?”

李良玉没有说话,但她心里的答案是:不是。她只是很害怕地往下面跑去,脚下是无数个台阶,同样看不见尽头。

一瞬间,她不再是她自己。

平和的宋端帝,也变成了兴风作浪的海龙,翻腾着巨大的蓝色身躯挺立,发出类似神明的语言:

“那么凡人,你是想战胜我?”

那一瞬间,她停下了脚步。

她是李良玉,又不仅仅是李良玉。

她是渔村所有村民的具象体和集合。

她应该有些什么情感。

愤怒也好,悲伤也好,痛苦也好。

但就在止步的一瞬间。

所有的海浪自天上的楼梯,倾泻下来。她又成为了在滔天洪水中,不断挣扎,想求得一线生机的溺水者。

海龙也不再是海龙。

他的身形消融,成为无形的天道,哪里也看不到它,但它又无处不在。

“凡害你跌入泥沼者,皆使你产生怨恨,你能杀死一个皇帝,你能杀死一条海龙,可你能战胜这无形的天道吗?”

是啦,她终于想起了她自己是谁,她是虎头峡溺水死去的无辜百姓,亲人爱人失散,身上财宝尽皆坠入水中,对无可挽回的珍视之物的遗憾。

并由此产生的怨恨和痛苦。

害我丧生者,皆有所恨。

那么恨天吗?要戮天吗?

招致遗憾者,皆有所愿。

那么求道吗?就能如愿吗?

醒来之后,李良玉吐了血。

站到登仙梯前,梦中所发生的事情,又变成了眼前的噩梦。

是的,她可以迈出第一步。

这里没有宋端帝,也没有海龙,但是却有无形的天道,却有她战胜不了的心魔。

所有人都走在了她前面,而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。

那一瞬间,她忽然想到了炼气成功的那天晚上,白云院长对她所说的话。

“有时候聪明反而是有害的,淡泊也是有害的,就算是坚持,错了方向也是有害的。你会失去信心,早早接受不属于世间的真理,更缺乏动力前进。”

李良玉败了,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踏出一步,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她,所有人都散去了。

她还呆呆地站在登仙梯前,看着她无法跨越的天堑横沟。

便也就倒在了第一关的山门初试。

后面,同样失意的王弗,崔选回来了,她依然没有把自己的心事,跟任何人说。

只是在连绵的雨天,时常撑着一把伞在登仙梯下面站着。

阶梯是湿的,路是湿的。伞下的人,心是湿的。

重复着失败,重复着当日的梦魇。

她似乎看清了什么东西。

又什么也没有看清。

唯一成为定局的事,就是她没有考上太华剑派。

前面的路该怎么走?

她还能走吗?所有事情并不像砍柴烧水一样简单,她疑心自己选择了一条走不通的路。

但路就摆在那里,不走又如何呢?

对于所有的落选弟子来说,仙缘镇已经变成了一个伤心地,不值得他们逗留丝毫,越早离去越好。

于是这一天,所有外来的船都要离开。

仙源镇依然是那个仙源镇,就算是在烟雨蒙蒙之中,山河也没有丝毫动摇。

崔选说:“没关系回到书院,我们可以重新开始。”

李良玉却望向了另一艘船,像是上天特意安排停泊于此的另一艘船。

那不是带她回宋国即墨的船。而是一艘运载杂役去山上、简陋的乌篷船。

两条路摆在她的面前。还是说表面上是两条路,实际上是一条路,甚至根本就没有路?

等得有些不耐烦的王弗,从“望海潮”的船舱里出来,“走吧,别耽误时间了。”

走吧,要回去的自然是宋国。是书院。

但回去做什么呢?她从未做过回去的准备和设想。

崔选知道李良玉心中有执念,劝慰道:“我们还年轻,十年之后再上来也是一样的。”

十年之后,不知为何这个词,像是一道闪电击中了李良玉。

十年之后一切事物会变得更好吗?从这里离开一切事物会变得更好吗?

她似乎能一眼看到,回到宋国之后的十年。

于是,莫名的冲动让李良玉丢掉了伞,就像那个绝望的雨夜,她从父母身边逃离一样。

昔日重现,她是那个落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,鼓足勇气,走向那艘乌篷船,跟船上的人搭话。

崔选和王弗在听清李良玉意思的时候,已经太晚了。

他们看着她,像看着一个神志失常的人似的,但还是尽同窗之谊,劝阻她,将她拉回正道来。

两个人所提供的理由也各不相同。

王弗反应最为强烈,看她的眼神几乎有些憎恶了,“考不上太华剑派,做不了内门弟子,你你就去做杂役,这像什么话,成什么样子!太华剑派值得你这样吗?就算你丢得起这个人,太微书院也丢不起!”

她想将李良玉拉起来,她不愿意她去求别人,不愿意她去跪别人。

这世间哪有舍弃尊严也要得到的东西呢。

但对于李良玉来说,这件东西是存在的,如果良玉还活着,为了救好友的性命,她不惜一跪。

而现在她跪下来,求别人的理由则是……

崔选也在劝她,“要求仙问道,不止太华剑派一条途径,我不相信我们下了山,回到宋国太微书院,我们就成不了才,做不了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