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变成队长的。
也许是从那个18岁的小门将坐在球门柱边,我第一个走过去坐在他身边开始的。
“没关系的,又不是你一个人犯错。”
我拍拍他的背,开玩笑地说:“我们上次浪费进攻机会你也没说什么,那这次就扯平了。”
小门将抬起头:“哥……谢谢你。”
我笑笑,没说“坚强”,只是拍拍他脑袋:“下场继续扛。”
然后我起身走回更衣室,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句:
“不过你再扑不到我就真的要骂你了。”
—
我和球员们关系都很好。
我们会在训练后一起吃饭、一起讨论最近的游戏更新。偶尔还会偷偷教几个人在战术布置前假装听懂,其实心里一团糟时该怎么办。
我是他们眼里“永远靠谱”的小队长。不是只会踢球的偶像,而是那个能听他们讲心事、能跟他们开玩笑、也能在他们被教练训完后拍拍肩:“你可以的,我帮你解释。”
我不是官方队长,但大家都默认我才是“场上指挥官”。
—
而他,也越来越依赖我。
每次赛前部署,他总会回头问我一句:“你觉得这边用谁合适?”
有时候他对某个新援的态度犹豫不决,便把人叫来谈话前先找我:
“这个小孩你怎么看?”
“他喜欢在左边路拿球,但我想让他内收,你觉得他可以吗?”
我开始了解更多不是我“职责范围”的事。他把战术之外的空间也留给我,让我参与到他思考的全过程。
他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亲力亲为,偶尔还会揉着太阳穴说:“最近太累了……你帮我看看二队训练吧。”
我会点头,然后在场边站足两小时,替他维持纪律、协调摩擦、观察年轻人的状态。
我不是那个只需要听从指令的少年了。
我已经,成为他的一部分。
—
有一次战术会议他迟到了几分钟,战术图还没贴完。
我下意识就走到投影仪前,打开设备,熟练地把他昨晚画好的战术板一页页调出来。
大家都看着我。
我一转身,淡定开口:“好,先复盘上轮比赛的前15分钟,看录像。”
他进门时正好看到这一幕,没有打断,只是站在门口静静看了一会儿。
那一刻我像极了他——那个过去站在我面前、为我布阵、为我分析、为我撑起整个世界的人。
只是这一次,我也可以替他撑起半边天了。
—
有时我们独处时,他会感慨地说:“我以前以为……自己能做所有事。后来才发现,有你在,我真的轻松很多。”
我只是笑着点头,不说话。
我心里很清楚:
他不是轻松,是信任。
他把自己看不清、顾不到、难以拿捏的部分,全都托在我身上。
我做得很好。
我没有辜负他。
我已经足够成熟,能听得懂他的暗示、识得出他眼里的犹豫、在他不言明的疲惫中及时伸出手。
我成了他最需要的搭档。
而我知道,这段关系里,唯一我不能成为的,就是他的爱人。
我始终克制自己不靠得太近,不让眼神停留得太久,不在深夜敲他房门说一句“你其实可以倚靠我更多”。
因为我想保护这份信任。
不让它多一点,也不让它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