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地主家虽只有几十亩地,却也不是李家夫妇加一个儿媳妇能拾掇得了……便是早先李怀善在家也一样,对李怀善这个独子,那向来是没让他下过地,而是打记事起就送他去开蒙,早前是在老先生的学堂,后来送他去新式中学……
再后来,李怀善他自己考上了省城大学。
早知如此,就不送他去省城了——可后悔,也无济于事……
“黑塔也大了,送他几个大洋,让他出去闯闯吧……力气一大把,便是去码头扛包或是去拉黄包车都能找一口饭吃,还能见见外头世面……”儿子失踪了,儿媳要里里外外一把抓,难免会与家里长工接触,就怕‘孤男寡女’……
“嗯,找个年龄小的长工过来,到了农忙时,多雇几个短工来……”
“就在本家找个十来岁的……”
“……”
何梨花是不知道李家夫妇的计划,她可忙了——要洗衣要做饭,要缝衣要做鞋,还要下地做一些锄草采摘等轻省活计,嗯,她还会抽时间练习拳脚功夫。
哦,她还想着‘技多不压身’,总是趁着雨天请村里的接生婆过来说说话——借机偷学一些接生本事——
“梨花啊,你真的没想过再嫁……”接生婆,还兼顾着媒婆呢,要不然哪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过来闲话呢?!
这何梨花一瞧,就是能生儿子的模样——瞧瞧这胸脯,这屁股……
“三年后,再说吧……”这坑人的世界,再嫁?谁知道又会遇上什么祸事呢?一动不如一静,等着解放吧,等着李怀善回来离婚——
到时也不过三十出头——
“梨花,少爷没了,你跟我走吧……”黑塔紧紧箍住何梨花的手腕——箍得真紧,何梨花如何使巧劲都挣不脱——这个黑塔,已经不是头一次冒犯她了,要不是不想闹大,何梨花真想揍一顿他。
柔弱的少奶奶不能揍人,可却也能出口伤人:“不,我不想离开——跟你走,只能过苦日子……”还怕被卖呢。
原主长相不过清秀,然,身段却是前凸后翘……
“我,我会努力让你过上好日子……”黑塔发誓般的道。
“那我在这里等你,等你有了本事……过来接我……”何梨花敷衍般的道。
可黑塔却是当了真,将何梨花当成了未来媳妇,一拉就将何梨花拉入怀里,将那黑脑袋埋在何梨花的肩窝……狠狠吸几口,然后猛得松开并大步离开……
何梨花瞧着高大的黑塔背景良久……良久……
要不是因为‘那次’出走时,在花楼受过‘伤害’——何梨花是不会为李怀善那个负心汉守着的,守来守去,守来了离婚……
“梨花,你也过来挑一挑,挑中了,就当弟弟照顾吧……”这年头,吃不饱,却一个接一个生娃的人家都了去——因为没有计生用品,因为夜间没有其他娱乐活动——只能造人……造人,还是造人……
“诶……”黑塔走了,要重新挑个长工回来,这一回要挑个十来岁的——
堂屋内,正站着三个局促不安、瘦不拉几的萝卜头,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大姐姐含笑进来,便齐齐喊了声:“梨花姐……”在同个村里生活快一年,大家都知道彼此。
“唉,我想挑个记性好的且有耐力的……这样吧,我教你们十个简单的数字,再教你们扎马步——你们要一边记数字一边扎马步,谁表现最好,谁留下……”说着梨花便从怀里掏出几张被剪的小小的废纸条(是李怀善之前写过的作业本缝下的纸片)。
“110,12110,119,122,120……12345,12333,12320,12313,12389,12309,12368,12316,12388,12358,12365,12338,12377,12336,12319,12369,12315,12366,12305……好就这般多……”何梨花便没想为难萝卜头,他们个个十来岁,不可能不认数字的,可能只会百以内的数字,他们要记的是百,千,万而已……
只要不是个死脑筋的普通孩子,就凭何梨花报了那么多次的万,千,百……早就找到了规律。
“来,你们一个站这边,一个站那边,中间的不要动位置……对,相互不打扰……好,跟着我扎马步……”何梨花一一帮他们纠正……然后在一边吃茶加发呆……
最后的最后,何梨花挑中了一个叫李克的小少年——
李克,今年已经12岁,却瞧着与10岁大的男孩差不多身高,听说他出生就死了亲娘,三岁那年就没了爹,七岁那年接连没了爷奶,叔叔伯伯姑姑姨姨们都不乐意接走这个克亲的孩子。
之后,小李克就开始了独自一人住破屋吃‘百家饭’的半流浪生活……
“来,阿克,我先给你改个名……以后,你不再是这个‘克’,而是这个刻,这个字很好,是刻苦,意思是勤奋努力;不怕吃苦……
“谢谢梨花姐,我不怕吃苦……”只到梨花肩膀高的李刻努力保证道。
“梨花姐的意思是让你帮家里干活之余,还要习一些拳脚功夫,和认一些常用简化字……”何梨花努力结善缘种善因,目的当然是——得善果……
“梨花姐,我不怕吃苦……”李刻再三保证道。
“好……”何梨花笑了,如同梨树花开般素洁美丽!?
从此以后——何梨花干什么,都有了伴……
不知不觉间,时间已从1936年滑到了1938年——
这一年,何梨花十九岁了;而李刻也已经十四岁了。
这两年在李地主家吃得饱,李刻终于与何梨花一般身高了,只是他抽条过快,整个人瞧着单薄的很。
“像阿善……”李家夫妇对这个本家少年也很是喜爱,还让儿媳妇与他结为异姓姐弟……
可再是喜爱,也不敢收为义子,怕被李刻克到了——且,还是让李刻睡在他自己那个破屋里头。
不过,每到冬日,李刻都是悄悄窝在畜生棚里头与牛骡为伍——那边,虽称为棚,可却是一个即防风又防寒的小屋子,加之他每日投喂的牛骡也亲近他,将他护着严实……
“……村头的李寡妇没了,她留下的小儿子可以抱回来给梨花养着……”李地主眼瞧着自己就要过半百——他与表妹成亲十余年才养大怀善一棵独苗(之前不是怀不上,就是怀上了也会流掉,后来也有生下来的,可没过周岁就夭折了……)……
“嗯,那个三岁的,可以……”
李寡妇没了,留下两个女孩一个男孩,男孩被李地主给要走,两个女孩也被两个较富裕的人家给领养了。
不过,名为女儿,实为丫头而已。
“取名为李佑吧,保佑阿善还活着……”生不见人,死不见尸——称为失踪,当年同时失踪的还有几户好人家的孩子,有人称被鬼子抓走,有人称被秘密逮捕——最后有人暗中带话:还活着,不要问不要找……
“来,阿佑,叫娘……”从此,何梨花又添了一件带娃睡觉的活,白天里,李佑都是跟着小脚婆婆……
孩子当然是自己养的亲,李家夫妇养大李佑是为了为自己养老送终的——他们一边觉得自己的阿善还活着,一边又觉得多半是没了……
矛盾又纠结,直到——直到1941年,李地主收到了有人悄悄投进卧室的信——
“是阿善的字……”
“对,我的阿善还活着……”
“阿善让我们卖田卖地,不能当地主了……”
“卖,悄悄的卖……”
“得找个合理的借口,就说我病了……”
“哦,为了治病,可以,不过还是我病了吧,我这个一家之主比那些祖上留下来的田地要紧……”
……
“那要不要帮他休妻?”儿子是让家里帮离婚,离婚与休妻还不一个样。
“没了梨花,李佑咋办?”家里家外一把抓,没了能干儿媳,这个家还不乱了,再等等,等儿子回来再提……
“那就一步步来吧……”
何梨花是不知道这背后的事,她一听公公病了,一边让李刻别进后院(怕听到防克什么的话,这孩子,其实怕听这些的……),一边又让已经五岁的李佑跟着自己——自己下地活,李佑也下地活,自己进灶膛,李佑也能帮着看火……
“……梨花,你婆婆向外卖地了……”娘家人悄悄过来找何梨花。
“嗯……”何梨花听婆婆提了一嘴,本来她还想过两年再提卖地的事,家里土地过多,那就是地主了。
“能不能便宜卖两亩给家里?”娘家人过来是想占便宜的……
“我问问……”娘家十来口人,也就十来亩地,要不是红薯土豆高产,还真要饿肚子。
问问的结果是——便宜是不成的,不过,可以打张借条,分三年或是五年慢慢还……
一下子卖出去七十亩地,只剩下十亩……何梨花越瞧越不对了,那天杀的负心汉回来过,或是传了消息回来?
可,李佑病倒了——何梨花没心思去追究那个早就知道结果的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