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人皆知道太华有一座主峰,十二座副峰,其中最出名的是“春之微雨,夏之云梦,秋之霜华,冬之沧海”。
春天微雨峰上,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夏天云梦峰上,荷花开了,迎风挺立,灿烂若朝霞。
秋天霜华峰上,枫叶似火,层林尽染。
冬天沧海峰上,有皑皑的白雪,还有汩汩的温泉。
各有特色。
但谈起小虚峰,别说外面人不知道,就算是太华弟子,没去过的也只知道那是一个炼药的山峰。
去过的人最多的印象,也就是石头千奇百状,嶙峋可怖。
李良玉也大概是这种印象。
她先是知道小虚山,险峻陡峭,一座山峰仅平白分裂成四指山峰,分别为食指山、中指山,无名指山和小拇指山。
除去小拇指山,有洪朔峰主修炼的灵魂洞之外,其他的三座山,都有各种灵植覆盖,只是地形崎岖,平时去的人不多罢了。但也有守山人。
跟着昌叔,拿一把镰刀,背一个篓子,篓子里装上小铲子,绳子等一类辅助用具,就可以上山了。
“小虚峰今年新招杂役,就是想让他来守山的,不过因为你年纪还小,这个差事暂时落不到你头上。但你既然来了,也要知道这上山的路以后该怎么走。”
昌叔边走着,边用镰刀割去附近的杂草,清出一条小路来。
整一个纯阳山脉灵气茂盛,极其适合植物生长,在外面需要长一两年才成型的药材,在这里只需要长个把月就足够了。
更何况是杂草,这类本身生命力就很顽强的植物。
这不,小半个月没来,荒草便已爬满了整一座通行的山坡,将前进的路也给挡住了。
李良玉听话地跟在他身后,有样学样地割草。昌叔却叫她不必如此做。一是她力气小割得慢,二是她初次来山上,应该多认路,并且小心脚下,别摔破磕破了。
“好。”
在山里看山,和在远处看山,实在是两幅场景。
在山外时,看到山的高度宽度,就以为自己对这座山,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认识。
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,才发现山的高大和广袤,怎么看也看不尽。
而且是从一个平坦的世界,一下子跨越到了一个垂直的地区:
——要往上爬,要么拿着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棒,插入土里,求稳借力。
要么尽可能沿着之字形走,以求慢慢度过这些坡度较大的地方。
大概爬了半个时辰,李良玉便开始气喘吁吁,腿脚也有些发麻了。
昌叔便依在一棵大樟树前等她。
“第一次有点不适应,爬多了你就习惯了。”他拧开水壶,让李良玉喝些水。
李良玉接过水壶喝水,又听他说。
“在你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,最好不要随便饮用这山里的溪水,这里面有些植物对人是无害的,但有一些花呀藤呀草呀,在水里长着,喝一口就可能要了我们的命。”
看来小虚峰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啊。
她不禁想到另外一个危险,“那这山上有老虎吗?”
这孩子气的问话,却让昌叔莞尔一笑,“小虚峰没有老虎,也没有野猪。但有一些别的动物,大部分都不会主动攻击人,只有一种幽暗蛇,在没光的地方要小心注意。”
听到这番解释,李良玉才完全放下心来。擦汗那一瞬间,有轻风吹过。仰首抬目,看见满山翠绿,多是婆娑的松树和细小的竹子摇摆,影影绰绰,煞是好看。
她忽然觉得自己很喜欢山里。
更远一点想到,自己也许生错了地方。她不喜欢波涛汹涌的海,就不应该长在海边。她喜欢沉静的山,也许很早之前就应该做一个山里人。
“我应该愿意做一个守山人。”她对昌叔说。
昌叔却揉了揉她的头,“等你年纪长大一些再说吧。”
两个人便继续爬山。
中午时分,他们找到了在中指山负责看山的看山人黑子,并且得到了他热情的招待。
他是一个健壮的小伙,通体黝黑,今年十八岁了,在中指山已经待了三年的时间,笑起来的时候,嘴角咧得格外大。
“这工作,要是换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,肯定是做不了。
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,黑子如是和李良玉说道。
因为他这三年的工作,就是拿着一根木棍,到处在山里面闲晃,看看有没有哪里误起了山火,或者灵植忽然长得异常茂盛,或者格外萎靡,都需要及时报告山下的人。
当然大部分时候,一切相安无事。
在这里的日子就显得十分无聊了。
没有人来,他就和山上的白头圆成了好朋友。
黑子演示给李良玉看,把食指和大拇指放在嘴里,吹出一个响亮的口哨。
不一会儿风动树晃。
动静再大一些,头上长着,白毛的猿猴便在叶草之间亮了相,像是一个五六岁的婴孩四处张望。
黑子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青色的果子,扔出去它便接住了,动作快得难以想象。只是见黑子没有后续的动作,那白头猿就伸出长臂,抓着树枝树干,变换了几个位置,身形一下子隐去了。
“你以后要在山里工作的话,可以跟他们打好关系,如果有什么不对劲,他们也会提前告诉你,有时候他们非常尖锐地叫,可能就是示意你不要靠近危险。”
李良玉点点头,她虽然没有把握跟白头猿做好朋友,但是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嘛。
又在山里打了几个圈,见识了山里一些常见的灵植,和没有特殊工具不要主动触碰的灵植。
途中经过几个漆黑的山洞。
黑子便提醒李良玉:“里面有幽暗蛇盘踞,除非紧要事千万不能进去,他们毒性很强,被咬伤一口可不得了。”
李良玉点点头,她本来也没有要进出去的打算,可是趁着外面天气的光芒正亮,隐隐约约看到洞穴壁上里面好像有图案。
心下好奇便问道:“那是什么?有人在墙壁上画画吗?还是野兽的爪痕?”
黑子挠挠头:“我也不知道,我来到这座山时,洞穴里已经是这个样子了。”
天再晚时,两人便一同回去了和昌叔汇合了。
黑子邀他们请到屋里吃饭,别看他大大咧咧,五大三粗的,却心灵手巧,这一个草屋,草屋里面的桌子椅子,全都是他凭借一双巧手制造出来。
只不过在山里,也不能打野味。
他是靠着昌叔带给他的腊肉过活的,但也很少吃,主要还是素菜为主。
这回有两人到访,他就将腊肉拿出来调理,再配上煮熟的青菜,一起端到桌上。
黑子在山上待久了,甚至自学了酿酒。只是记着昌叔的嘱咐,怕喝酒误事,一般不敢轻易喝,更不敢喝多。
今天却是特例。
拿出酒的一瞬间,两个男人的眼睛,就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。
只有李良玉因为年纪小,不能喝,在一旁吃饭,边感受着山中的寂静,油灯的光芒弱了,山上的月亮和星星就是唯一的光。
“我以前也做过守山人呢,以前山上还没有这么多草木呢。”昌叔喝酒喝多了,并没有平日里那么严肃,说话也开始随意起来。
黑子:“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?你曾在这山上待上过几年?”
“也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吧,我只在山上守了五年,后面再也耐不住寂寞就下了山,找了个女人结婚生娃。”
黑子便笑他,但自己也拿出怀里珍藏的手帕,他也有心上人呢。便喝着青梅酒,看着明月,想着山下的姑娘。
李良玉记得今天下午的疑惑,问醉眼迷蒙的昌叔,“那你做守山人的时候,山洞里就有那些图画了吗?”
“有啊……”二十多年也曾经是个少年郎的昌叔,也有过这些疑惑,目光便放得更悠远些。
“我听老一辈说,小虚峰很多山洞里,都有这种奇形怪状的图画,好像是小虚峰出现的那一天便有了。
有说是无意形成的,也有说是某种植物留下的痕迹,内门的弟子来研究过,但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,后面就没有人管了。”
“小虚峰出现,那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?”李良玉追问。
“是啊,那个时候我父母都还没出生……聂小虚已经为天下苍生而献身了。”
李良玉听后想了一会儿,才反应过来,他说的是这座山峰的创立者,聂小虚。现在仙箓上都会叫他小虚真人,但关于他的其他记载却并不多。
昌叔却听老人说过,这个现在被歌颂为传奇英雄的小虚真人,生平却十分坎坷。他凸出了左半边的脸颊,眼鼻口也被挤得有些变形,和常人相比样子算得上丑陋。
加上,小时候突发高烧,好了之后性情变得有些呆滞。长大后不知怎么的,又患了癔症。
一生便在缓慢和激烈的两种冲突中度过,父母过世后,无人照看的他,沦为街边乞丐。
人生在跌到最低处之时,终于获得了一点幸运,那就是被太华剑派的仙长收入门下。从此平步青云,直至以身祭阵的天下瞩目,流芳万古的那一刻。
结尾的时候,昌叔说:“话虽这样说,天才最初的时候也是天才,那普通人从最初到最后都只是普通人。”
他说到这句话时,黑子已经沉沉睡着,甚至还打起了呼噜。
李良玉往窗外望去,似乎在幽深寂静的黑夜里,听到了什么声音。
次日,天还没亮。
他们就要出发去采幻雾薄荷了。
这是做成清心丸的重要组成成份,但这种药材有十分特殊,只生长在山崖峭壁的缝隙间,避开强烈的日光。
但最佳采集时间又恰好是太阳出来的前一刻。
于是,五更时分。
绑着安全绳的黑子,便出发了。
他对中指山其实熟悉至极,每一块石头的纹路,每一颗小草的形状,他都记得很清楚,就算踩光芒很弱的情况下,也能精准地往上攀爬。
但下面的昌叔和李良玉,就看得胆战心惊了。从地上看,他攀爬的那一处悬崖,是一块块岩石堆积上去,越往上指,越像一根纤细的手指,人在上面,像是摇摇欲坠的蚂蚁。但始终没有掉下去。
而黑子爬到一处位置,终于停了下来。看到那在黑夜中闪闪发光的绿色小草。
它们张着小脸,仰望着月亮,一呼一吸之间,吸收着灵气,并释放出一些微弱的薄雾,包围着它们,使人不至于在灰色的岩石中,轻易的发现它们。
月亮的光芒渐弱,幻雾薄荷身上的灵气也达到最强盛的程度。
太阳自云海里升起,光线一寸又一寸下移,照亮了世间所有晦暗的角落。
整座小虚峰从沉睡中被唤醒,这是命途多舛的小虚真人真身所化,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和他有关。
光线所过,是怪异扭曲的山峰,千疮百孔的岩石。光线所舍,是那些不被人所读懂的图画符文。
黑子抢在太阳照到幻雾薄荷之前,速度用玉片割下一捧又一捧,放进锦帕里。
“好了吗?”悬崖下的李良玉,在下面有些担心地大声地喊,生怕他出现什么意外。
黑子却转过身,炫耀似的摇晃,包裹着幻雾薄荷的锦帕。
日光照在他活力十足的笑脸上,简直比太阳还要闪亮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