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快眼看书 > 玄鸟不烬:疯批公主谋天下(穿书) > 第44章 第 44 章

第44章 第 44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暗羽卫呈上密报的那一刻,皇帝握着密报的指节骤然发白,墨色眉峰拧成深壑。

他按住突突跳动的太阳穴,喉间溢出破碎的叹息:“他们终究……不顾……玄武门之痛,终究不是我想要的……”

沙哑的声线里,藏着被岁月磨蚀的疲惫与失望。

脊背重重贴上龙椅的雕花扶手,帝王望向侍立身侧的孙福海,眼中泛起迷茫:“伴伴,我……是不是太过仁慈了?”

“陛下,”孙福海趋步上前,袍角扫过金砖地面,“一将功成尚需万骨堆砌,更何况执掌天下的君主?先帝临终托孤,看重的正是您的仁德。您可还记得遗诏上的训诫?”

“心护天下,以民为先。”皇帝喃喃重复,眸中浮现追忆之色,“父皇说过,暴君以铁血开疆,仁君以仁德守心。”

“是啊,”孙福海语气温和而坚定,“先帝要的,不就是您的仁吗?楚王阴险,庆王暴戾,端王景王心胸狭隘。唯有陛下心怀万民,方能担此社稷重任。”

帝王长叹一声,微微仰头:“宣贞妃觐见。”

殿门开启时,贞妃的身影裹挟着淡淡药香踏入。她腹中隆起如三月新桃,步履却依旧轻盈。

“陛下唤臣妾?”贞妃走到皇帝身边,执起案头墨锭研磨。

“放下吧,”皇帝抬手制止,“这些琐事不该你做。”

贞妃唇角勾起一抹轻笑:“不是陛下说臣妾演得不像宠妃?”

帝王默然。

他的吐槽,也不过是因为贞妃演的太过生硬。

他很怕被别人看出来。

如今他已决意送她回琅琊,这不合时宜的演技,反倒令他无端生出几分尴尬。

“唤你来,是为了重九家宴。”皇帝斟酌着措辞,喉结滚动两下,“或许需要你……”

“需要臣妾假作中毒?”贞妃截断他的话,目光清明,“用何种毒药?”

贞妃的直率,倒叫皇帝有些意外与尴尬。

他本不想利用她。一旦她有任何不测,皇后定然不会饶他。

他长长叹了一口气,道:“自然是那见不得光的孽障惯用的手段。不必真的涉险,做戏罢了。待到那日,朕自会将豺狼虎豹一网打尽。”

他凑近贞妃耳畔低语,将全盘计划细细交代,最后郑重叮嘱:“务必护住月儿周全。”

“臣妾明白。”贞妃垂眸颔首,发丝间的珍珠步摇轻晃,映出殿内明灭不定的烛火。

……

太后、公主与太子接连中毒后,后宫掀起了一场场肃杀的风暴。

慈宁宫、月华宫、东宫接连被查抄,尚膳监、御膳房、太医院、御药房的宫人如惊弓之鸟,一批又一批被带走审问。

枢密院的调查报告触目惊心 —— 竟有十几名宫女与太监未在内务府登记,便私下结成对食。

贞妃早有预感:“若从太监名册查起,恐难有突破。但顺着宫女这条线,或许能撕开缺口。”

她眸光一闪,忽而想到关键:“一个没有净身记录的假太监,又是陛下血脉,必然生得出众。能在宫中潜藏多年,背后定有人包庇。会是陛下后宫中的妃嫔,还是低贱的宫女?”

皇帝秉持怀疑一切的态度,认为两者皆有可能。

皇后却另有见解:“后宫妃嫔的贞洁关乎皇家血脉,凡被陛下宠幸过的,自有起居郎详加记录。

“若哪天陛下偶然临幸某位妃子,发现她非完璧之身,岂有活路?

“但宫女不同,她们身份低微,无人在意,更容易成为藏污纳垢之处。”

贞妃深以为然。

三人推断,这个胆大包天的孽障,恐怕早已倚仗美貌在后宫祸害了无数宫女。

然而,要彻查此事,势必牵连甚广,有损皇家清誉。

正当众人犯难时,萧素儿终于开口:“我有一计。”

“什么妙计?”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她。

萧素儿扬着下巴,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:“设一场鸿门宴,来个瓮中捉鳖。”

皇帝与皇后对视一眼,心领神会,齐声赞道:“好计!”

殿内烛火摇曳,映得三人眼中寒光闪烁,一场精心谋划的围猎,即将拉开帷幕。

……

迦希覆灭后,睿王便再没去过战场。

可是,他对于那段经历,却满是回味。

重九佳节,京郊鹿鸣山传来游人的欢声笑语,睿王萧严筝却独自立在城头,向西望着天际线,叹息混着风沙消散在暮色里。

随从长风悄然上前,将玄色披风轻轻搭在他肩头:“殿下,又想起西凭关了?”

睿王沉默颔首,目光仍固执地凝向远方。

虽然他已掌着枢密院大权,每日周旋于朝堂权谋,却始终对这京中波谲云诡的争斗兴致缺缺。

“走吧,”他利落地系紧披风,转身时玄色蟒袍在暮色中泛着冷光,“去镇国公府!”

自顾忠平定迦希班师回朝,皇帝亲封镇国公,加之顾老将军的辅国公衔,顾氏一门双公的荣耀,让这世家冠绝大煦。

五年前随顾忠西征的记忆如潮水翻涌,那时起,戍守边关的执念便深植心间。

可惜寒月散的余毒如附骨之疽,皇兄担忧他的安危,严令不许离京。

幸而顾忠返京,国公府的校场自此成了萧严筝的战场 —— 每日三个时辰的操练,既是圆他未竟的将领梦,亦是压制毒性的良药。

夕阳将天边染成血色,萧严筝收剑而立,汗水顺着银甲缝隙滑落,在余晖中折射出细碎的光。他扯下束发的玄巾,随意擦去额角汗珠,疲惫地瘫坐在青石板上。

“殿下,”顾忠递来一壶暖酒,目光扫过渐沉的暮色,“重九之日,宫中家宴,该早些回去准备了。”

“家宴?”睿王嗤笑一声,将水壶重重搁在石案上,“我才不去!我连三哥面都没见过,就天天在折子上把我骂得狗血淋头!我可不想看到他那张臭脸。”

少年人的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稚气,眼底却满是厌弃。

顾忠抚须大笑,声震校场:“你尚在襁褓,他们便离京就藩,自然生疏。陛下信你,欲授摄政王重任,可他们在封地经营多年,皆是权谋老手。”

他神色渐冷,指尖叩击石案发出清响:“你手握重权,便是挡在他们登顶路上的高山。这朝堂之争,你早该挺直脊梁!”

晚风卷起枯叶,掠过校场空荡的兵器架。

萧严筝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残阳,将玄巾狠狠甩在肩头,眼中燃起狼性般的锐光:“我皇兄那么老实的一个人,我可不能叫他们欺负了去!我倒要看看,他的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!”

……

重九宴上,鎏金宫灯将玉阶染作琥珀色。

帝后居中,贞妃坐在皇帝的侧首,两侧环坐着其他后宫嫔妃。

大公主萧素儿与准驸马谢临风同席而坐,二公主萧净儿敛裾垂眸,坐在孙婕妤的旁边。

楚王、睿王按品阶列于下首,席间觥筹交错,却隐隐浮动着剑拔弩张的暗流。

皇帝端起鎏金酒盏:“今天不过简单的家宴。大家放松些,都莫要拘束。”

皇帝轻轻地咳了咳,用余光扫过萧素儿朦胧不清的双目,“风儿,素儿眼疾未愈,你多费些心思。”

“臣遵旨!”谢临风执壶的手腕微顿,琥珀色酒液注入白玉盏时泛起细碎涟漪。

皇后却突然捂住帕子,指节因用力攥紧绣帕而泛白,泪水晕湿了绢上的并蒂莲。

皇帝无声抚上她颤抖的手背,却被一句呜咽刺痛耳膜。

“我的煜儿……”皇后一边抹着眼泪,一边哽咽道,“可怜他连重九的茱萸都等不到……”

“他会好起来的。”皇帝轻声咳了咳,安慰道,“只要有张神医在,他一定会好起来的。”

“那可是寒月散之毒……”皇后哭哭啼啼道,“你看看素儿……我的孩子……”

“素儿和煜儿会好起来的。”皇帝轻声安慰,“张神医一定能找到寒月散的解药。”

突然间,他猛地咳了起来:“咳咳咳咳咳咳……”

楚王起身:“皇兄近日疾症频发,可要珍重龙体……”

皇帝指尖叩击案几,鎏金龙纹随震动折射出冷光:“怎么,皇弟觉得我要死了?”

楚王眯眼带笑:“我这不是担心皇兄后继无人嘛。”

皇帝却抚上贞妃隆起的小腹,锦缎下的布枕硬梆梆的。

他满脸笑意:“张神医断言是皇子,朕后继有人,何忧之有。”

楚王喉结剧烈滚动,青玉扳指几乎嵌入掌心,却仍扯出一抹笑:“那倒要恭喜皇兄喜得麟儿。”

席间陡然沉寂,唯有谢临风慢条斯理地为萧素儿布菜,指腹在她掌心画下一个字。

“多谢临哥哥。”萧素儿笑意温婉,手指却用力地捏着谢临风的手指,“当年郑嬷嬷将我推入枯井,若非临哥哥纵身相救,素儿早已化作井底冤魂。救命之恩,岂敢相忘?”

楚王突然拍案大笑,酒液泼溅在波斯地毯上晕开深色痕迹:“皇兄这般宠爱长公主,却连她安危都护不住。”

话音未落,殿前太监跌跌撞撞闯入,在皇帝耳边低语数句。

“好!好!好!”皇帝猛然起身,龙袍扫落案上酒盏,“真是船到桥头自然直。天无绝人之路。”

“什么好事?”楚王问道。

“皇弟可知?朕流落民间的皇子,终于找回来了!”皇帝他仰天大笑时,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狂喜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